第512章 同归于尽_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笔龙胆小说网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512章 同归于尽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12章 同归于尽

  其实随着李旦年纪渐渐大了,王文龙知道李家的实力已经将要走下坡路,再过几年,李家只能和福建官府联合,不然连自保都困难,更别说保住一个价值连城的造船厂。

  李国助想了想,只能笑着叹息:“建阳总还是比我看得更远。”

  王文龙安慰李国助说道:“其实我们只要把造船厂建起来,这欧洲人的造船技术用不了几年,咱们福建的工匠也能学去,到时候李家想要能够造欧式船只的船工,直接从台湾的造船厂里招募就可以了,何必急于这一两年呢?”

  王文龙想着的是通过在台湾建立造船厂,将福建的造船能力全面培养起来。

  之所以船厂要建在台湾,也是怕这造船厂的利益牵扯太广,初期放在台湾发展,可以排除最多的政治、家族等等因素干扰,只要讲商业逻辑就行。

  等造船厂在台湾培养出工匠,再有人盯上台湾的造船厂也不怕了。

  那时造船技术可以随着这些工匠流传到整个福建,甚至往北往南传到浙江和广东去,如此一来,整个大明的造船技术都会上一个台阶。

  这计划实在庞大,初期必须要有得力的人可以协助,还少不了李家的支持。

  李国助点头说:“我们李家有能力在台湾投资兴办造船厂,现在我们在打狗港也有几个村子,那地方是航运要冲,也有足够修建船坞的滩涂,过几天我就去台湾督促此事。”

  “我也约好了要去台湾,不如趁着入夏之后海面平静同你一起去。”王文龙说道:“要想在台湾兴办这一家造船厂,还要把其他势力也拉入局中,一来可以分散投资广撒利益,二来台湾岛上的汉人毕竟少,团结更多力量,才能够把船厂办好。”

  李国助点头说道:“既然建阳有如此打算,那咱们就一同去台湾岛。你可以帮忙联络三一教等人,至于工厂建设和管理的人材,我会先在泉州物色一批。”

  ……

  时间转眼来到万历三十四年的六月,此时天下的大事件,除了缅甸突然入侵大明边境的木邦之外,最重要就是沈一贯所面临的弹劾。

  浙党趁着万历皇帝想要对东林党人出气的关头站出来和东林党一番死斗,结局却仍旧没有什么改变。

  东林党京察大胜之后早就已经力压三党,浙党加万历皇帝的力量也斗不过他们。

  万历皇帝大怒的结果甚至惩处不了此事之中上书最为激烈的东林党给事中陈嘉训以及御史孙居相,如今陈嘉训不过是被罢免,孙居相更是仅仅罚俸了事,连把两人丢进诏狱都不敢。

  而沈一贯这次却实实在在损失了多的。

  在陈嘉训和孙居向上书指责沈一贯“贪奸”之时,沈一贯照正常流程请求辞职以明志。当时沈一贯还以为这不过是走过场,但斗争结果居然是万历皇帝允许沈一贯退休。

  浙党和万历皇帝联合起来跟东林党斗争,结果东林党两个为首的言官一个罢官、一个罚俸,而浙党的首辅却直接被撸掉,此消息一出天下震惊,众人似乎才察觉东林党的力量居然强大到了如此地步!

  其实这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功于万历皇帝再次卖队友。

  万历皇帝每一次和朝中党派联合斗争,发现打不赢往往就会先退走,并毫不犹豫的把队友给卖掉,浙党不过是又被卖了一次而已。

  在万历皇帝的角度这倒也不能说他没担当,摆烂了几十年,万历皇帝对于当今大明的朝局早就看清楚了:

  在当今的大明,皇权虽然表面上至高无上,但是却受朝中大臣的诸多掣肘,所谓天子要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万历早看出即使自己累死累活这大明也不完全会归属于他,遇到丢弃队友的时候,那满朝的公卿若能有机会逃跑,退的也不会比他慢。

  万历皇帝也不是啥有信仰的人,根本没有独守本心的坚决态度,看清局势后无非互相糊弄,只要我的态度比你更摆烂,我就永远不会输。

  原历史上,大明倒也有满朝臣子都退了自己却还硬顶上的皇帝,那个皇帝叫做崇祯。

  万历皇帝捞钱捞的自己的内库比国库还要充盈,崇祯皇帝却得求公卿给他捐钱,而满朝文武也就每家给个一二百两打发打发,最后一条裤带吊死,混的老惨了。

  不过万历皇帝这一把直接把沈一贯给坑到退休,心里还是有些过意不去的,开始写安慰沈一贯的谕旨,并且一次两次找沈一贯谈话安抚。

  沈一贯心中最初也许经过一阵波澜,但很快又恢复镇静,他把老狐狸的性格保留到了最后一刻。

  木已成舟,沈一贯只能把事情往最好的方向去做,沈一贯现在担心的是自己离任之后沈鲤成为后顾之忧,于是暗中拆他的台。

  沈一贯和沈鲤同为阁老这么多年,他被揭发的事情之中一些也有沈鲤的参与,所以虽然沈鲤是东林党大佬,但前阵子沈一贯被东林党逼到上书辞官之时,沈鲤也跟着递上辞呈。

  沈一贯自己弄假成真,木已成舟,他又悄悄和万历皇帝请求,他退可以,但是他想要把沈鲤一起带走。

  万历皇帝想了想,居然点头同意。

  他早就看古板的沈鲤不顺眼了,更别说经此一事,他看着这东林的老头越看越恶心,一块弄走反而清静。

  不过此消息一出定然天下震动。

  浙党大佬沈一贯走了,东林大佬沈鲤走了,内阁中就剩下一个没有多少党派色彩的阁老朱赓,在这党争已经白热化的朝廷,朱阁老说话还有谁会听?

  这是要把万历朝的内阁废了的节奏啊。

  万历皇帝自然也知道这情形,但还是那句话,他的态度比满朝文武更加摆烂——他管内阁废不废呢?

  虽沈一贯和沈鲤辞官之事还没有正式宣布,但是这段时间的党争过程早已经通过京城流传出来的一份份邸报让全天下有心人都看得一清二楚。

  两个阁老可能同时罢官,独留下七十几岁没有党派力量的朱赓支撑内阁。

  现在朱赓想到自己的未来就瑟瑟发抖,天下人对此的议论也是颇为负面。

  但无论是万历皇帝还是沈一贯,都对此置之不理,哪怕是东林党人也没机会去理会,而是自顾自收拢残局,归置自己的手下力量。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longdan.cc。笔龙胆小说网手机版:https://m.bilongdan.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